南阳面临巨大的流民安置压力,朱铭希望蜀中粮食再运几批过来。
朱国祥接到儿子的信件时,同时还收到张根的信件。
张根的信里有一句话,让朱国祥感到极为惊讶:“蜀中兼并之事甲于天下,蜀中役属之况倍于南北……”
张根表示,益州府清查田亩和人口太困难,请求经略府下放更多权力,抄家和流放不用上报批准。
朱国祥看得眉头紧皱,把高景山叫来询问:“蜀中真是如此耶?”
“确实如此,”高景山说,“臣在各地都做过官,北方、东南、四川各有民情,执行政令需要因地制宜。”
朱国祥说道:“请细细讲来。”
高景山详细讲述情况,朱国祥很快就摸清大概。
宋代北方宗族不喜欢分家,即便按照户等要征重税,依旧不喜欢分家。
连续好几代人共居同产,二三十房,两三百口,这种大家族在北方比比皆是。不管是做官的俸禄,还是经商的收入,全都要交给家里分配。
但由于五代长期战乱,北方几乎没有单姓村落,经常是多个姓氏同住一村。
而东南大族则喜欢分家,对个人财产看得很重。
甚至还没有分家的时候,自己挣钱便自己花,不会白白上交给家族。
又因为东南很多地方,是近两三百年开发的。越偏远的东南地区村落,单姓的村子就越普遍,一个姓氏一个村,甚至一个姓氏几个村。
这么多同姓的村子,偏偏分家分得很零碎。
但宗族还是要搞的,一般是设立宗祠,由族人捐赠公产。可以是土地也可以是钱粮,关键时候拿来救济有困难的族人,相当于就是古代家族信托基金。
至于蜀中,土地兼并、人身依附类似明清,门第观念则直追三国两晋。
这是因为四川长久安定,且地形闭塞不利于迁徙。经过唐末五代以来的持续兼并,就算再怎么分家,土地也非常集中,失地农民依附于主家,成百上千的佃户靠一个地主生存。甚至是连续几代人,都依附于同一个家族。
分出去的族人,也会沦为同族的佃户!
蜀中大族门第观念极强,不看你做多大官,不看你有多少钱,纯看土地多寡进行联姻。
张根在信里说,减租减息政策,在蜀中根本无法推行。
因为那些佃户,几辈人服务于一个大族,自己都不知道欠了多少钱。随便一个大族,就能拿出无数借据,即便只归还本金,佃户也根本还不起,因为那是几代人积累的债务。
而吏员多少都跟大族有关系,清查土地和人口时,又会帮地主隐瞒。
张根清查好半天,成都郊外土地都搞不定。
高景山劝道:“不止是益州,蜀中各府县,都可以缓一缓。”
朱国祥问:“一直妥协不治?”
高景山说北宋穿越指南(王梓钧)最新章节手机访问:https://m.xtxtaikan.com/wapbook101437/47868603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