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进一步巩固这里的统治,秦始皇于公元前211年迁三万多户居民到九原、榆中(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),垦田生产,开拓边疆。这次大规模的移民,无论在经济上、军事上均有重要意义。它不仅有力地制止了匈奴的抢掠,而且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。
秦始皇大力倡导的屯田制度,在大汉朝大放异彩,汉文帝,汉武帝,汉宣帝都大力倡导,屯田的规模越来越多,尤其是宣帝朝的老将赵充国,写下千古雄文《条上屯田便宜十二事状》,系统总结了屯田的种种好处。
赵充国虽然身名不显,但他用计巧破羌人,羌人在西汉和平相处了几十年以后,东汉时再度崛起,他们为祸甚烈,可惜当时再无赵充国这样的将领,也正应了那句老话:“善战者无赫赫之功”。
赵充国、还有前文提过的韦贤等人都生活在汉宣帝一朝,“中兴大汉”的宣帝朝也是一个相当精彩的时代,他们的事迹详见拙作《重生之草根皇帝》。这里不详述。
三国时代,曹操鉴于当时战争连年不断,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,土地荒芜,人口锐减,粮食短缺,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。发出了“铠甲生虮虱,万姓以死亡。白骨露於野,千里无鸡鸣。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”的哀叹。
建安元年(196),曹操采纳枣祗、韩浩的建议,在许都(今河南许昌)附近进行屯田。屯田的土地是无主和荒芜的土地。劳动力、耕牛、农具是镇压黄巾起义中掳获的,有一部分劳动力号称为招募其实是被迫而来的。据说当年屯田收获谷物百万斛,缓解了社会矛盾。“于是州郡列置田官,所在积谷,征伐四方,无运粮之劳,遂兼并群贼,克平天下”(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注引《魏书》)。
随后的隋、唐、明朝等各个历史时期,屯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为何屯田制为何如此“经久不衰”呢,我们就拿西域来举例,实施屯田制有三大好处:
首先,如果没有屯田,历代中央王朝统一西域的进程是很难实现的。西域地处边陲之地,距中原路途遥远,古代的技术水平没有现代发达,中央王朝想派出一支大军,从中原进入西域并耗费一定时间来完成军事任务,从后勤如粮食保障上讲,具有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。
笔者在此试举两例:1.公元前89年,汉武帝曾经派汉军攻打投靠匈奴的车师,事后汉武帝自己评论这场战役时说道:“汉军破城,食至多,然而士卒自载不足以竟师(回师),强者尽食畜产,羸弱者道死数千人。”
2.再比如后世的明朝成化年间,蒙古鞑靼部常常进犯陕北、甘肃一带,皇帝于是召集大臣讨论防御事宜。大臣们算了一笔账,如果征集5万重生之绝境帝师系统(清风怡江)最新章节手机访问:https://m.xtxtaikan.com/wapbook29691/15242154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