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王朝有个土木堡之变,当时瓦剌也是屡屡犯边,明英宗执意北上。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“力言六师不宜轻出”,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,但明英宗偏信王振,一意孤行,执意亲征。
因为当时大明朝拥有永乐时期留下来的老班底,都是骁勇善战的人物,明英宗觉得没有理由打不赢。
实际上确实也是如此,如果开始北征的时候准备完全,粮草后勤保障充足的话,就算是用唾沫淹也淹死了瓦剌。
可惜,就是因为皇帝好大喜功,身边的宦官王振肆意妄为。加上仓促出兵毫无准备,结果土木堡之变一溃如沙。
二十万大明精锐,五十多名群臣殒命。更可怕的是,皇帝明英宗居然成了瓦剌的俘虏。自土木堡之后,大明王朝开始日渐没落。
契丹对西夏开战,实则是耶律宗真筹备多年的计划。如今西夏国主赵谅祚年幼,朝政被其母亲没藏狼花和舅舅没藏讹庞把持。母壮子幼,正是灭掉西夏的大好时机。
于是,耶律宗真不顾大宋这边的反对,毅然出兵西夏。至于滋扰大宋边关的事,意在试探。毕竟,对于大宋那边的边关重镇,耶律宗真还是不敢染指的。
接连几日,赵祯都迟迟没有表态,他想听取一下大臣们的意见。
这是个不错的皇帝,赵祯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有限,自己若是执意开战或者继续采取观望态度,也许都不是上上之策。说不定群臣有什么更好的办法,广纳谏言才是一个明君的潜质。
这就让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吵翻了天,奇怪的是这次主战派的大多都是文臣。主张暂时观望的,反而是一些武将居多。
理由主战派大多都是没经历过战争的文官,其中以言官们居多。
这些言官,本来个顶个的都是个大喷子。皇帝做错点事他们都会揪着不放,有些言官,他们毕生的事业就是给别人添堵,以喷为荣以喷为傲。
这次契丹入侵边关,你们几个缩头乌龟居然还想观望,不喷死你们才怪。于是,他们群起而攻之,凡是主和派都是汉奸走狗卖。
而武将们则理智的多,暂时没有开战的条件。首先,边关的将士防御有余进攻不足。让他们仗着城墙和武器之便守城可以,若是主动出击去进攻二十万大军的契丹骑兵,那就危险的紧了。
而大宋的主力部队都在内地,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调拨到边关。这是决策者的失误,赵祯的失误,也是石小凡的失误,更是文武百官的失误。
所有人,矢志同心的相信,西夏和契丹惧怕大宋火器的犀利,已经彻底俯首称臣了。
这个时候再在边关布置重兵,会消耗大量的国力。不如只留下一部分镇守城镇的守兵,其他的将士调往京城周边。
这些年朝廷一直在裁宋朝败家子(吃货大联盟)最新章节手机访问:https://m.xtxtaikan.com/wapbook48223/31339870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