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咄咄逼人的朱以海,马士英思来想去,选择妥协。
当天晚上,请弘光帝下旨,改鲁王就藩宁波府。
鲁王府众人欢呼雀跃,憧憬明天。
七月十五日,四位藩王各自乘船,分别就藩。
苏州,浙江,路途虽不远,但水系发达,坐船是最好的选择。
临行前,龙江码头上挤满了读书人,以复社士子居多,多达上两千人。
他们自发为鲁王朱以海践行。
有士子甚至整理出一份《鲁王诗集》,当众发放。
愉快的生活持续了半天。
在众人殷殷期盼中,朱以海的船只驶向码头,在长江上飘荡。
然而驶入江中心时,鲁王的座驾突然沉没......
两千士子皆是愕然。
有人不信,派出船只前去查看。
可浩渺的江面上,再无鲁藩大船,只有一些习得水性的护卫仍在江中扑腾。
鲁王落水薨了?
众人不敢相信!
可是,事实如此!
按照礼制,藩王薨逝,皇帝需缀朝三日。
然而,七月十五恰逢弘光帝诞辰,众人欢喜,弘光帝服黄袍,十六校尉抬棕轿,进坐武英殿接受百官朝贺。
东林党的张慎言、刘宗周、高弘图、姜曰广等重臣,因诚意伯朝堂一事,纷纷请辞,再也没人把鲁王当回事。
弘光帝、马士英、阮大铖、及一众勋贵弹冠相庆,宛若谱写盛世。
.......
数月后。
弘光元年四月,在南方朝廷一片歌舞升平中,清军快速南下围攻扬州。
扬州城池破,督师史可法被俘,不屈就义。
五月初八日,清军乘大雾夜渡长江,次日克镇江,大明沿江守军皆溃,总兵郑鸿逵、郑彩部水师东遁入海,退回福建。
清军直抵南京城下,以魏国公徐允爵为首,保国公张国弼,灵壁侯汤国祚,忻城伯赵之龙等十几位南京勋贵率京营数万人马投降。
礼部尚书钱谦益,兵部尚书阮大铖,跪迎清军统帅多铎。
司礼监太监韩赞周不屈,跳楼自杀;李国辅随太后入浙江,遂自福建入广东。
弘光帝朱由菘提前数日弃城而逃,连夜逃往芜湖,不久后被清军俘虏,押往北京菜市口斩首。
弘光元年五月二十二日,仅仅八个月的弘光政权灭亡!
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选择投水殉国,被钱谦益救下,整日以泪洗面,翻看《鲁王诗集》聊以自慰。
清军入城,南京城大乱,卞玉京被降清汉奸劫去,准备献给清军主帅多铎。
在王相的帮助下,卞玉京改道士衣冠,逃出虎口,隐居无锡惠山,常常回忆年那一年明玉阁中鲁王的风采......
半月后,潞王朱常淓在杭州监国,清军攻打杭州,立时开城投降。
崇王朱慈爚亦投降清军,与潞王朱常淓等投降官员一起被押往北京,第二年我当皇帝的那些事儿(大明第一帅)最新章节手机访问:https://m.xtxtaikan.com/wapbook94195/43264526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