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武二年。
宋濂如今已经是五十九岁,头发早已全白,身形佝偻。
李锦行怎敢受宋濂如此大礼。
连忙上前,扶住了宋濂。
“宋公,使不得。”
“宋公品德高洁,锦行敬佩不已,自然是相信宋公所言。”
“只是科举一案,牵涉重大,还请宋公将阅卷时的情景仔细回忆,以便锦行能查清此事,还各位翰林一个清白。”
宋濂闻言,也冷静了下来。
将科举阅卷的整个过程给李锦行详细说了一遍。
片刻后。
“来人。”
“先生。”
“将记录所有考生姓名、籍贯的册子拿过来,并且将所有考生试卷全部取出。”
李锦行听完宋濂的话,心里也有了决断,对着身后的翰林吩咐道。
“是,先生。”
说罢,几个翰林便将一本厚厚的册子和所有的试卷搬了过来。
李锦行听完宋濂的话,已经基本断定了此次科举确实没有作弊现象。
整个阅卷过程,所有考官均不知道考生姓名和籍贯,全凭试卷的水平裁定三十六位进士,绝无作弊的可能性。
不过他还需要将试卷大致看一遍才知道。
霎时间。
整个翰林院里鸦雀无声,落针可闻。
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了李锦行翻阅书册和试卷的声音。
众人看着李锦行,没有说话。
时间缓缓流逝。
……
两个时辰后。
就在所有人都昏昏欲睡时,李锦行总算是将所有考生的试卷粗略的看了一遍。
“李大人,怎么样?”
李锦行刚停下来,宋濂便开口问道。
这也不怪他紧张。
到了他这个年纪,权利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。
但是名声却是他的一切。
要是因为这个科举落得个晚节不保,那他就算是死也不会瞑目。
“宋公放心,在下已经知道了事情原委,翰林院也的确没有作弊。
待我禀明皇上后,自会还翰林院一个清白。”
李锦行放下手中的试卷,看着紧张的宋濂,开口安慰道。
“谢李大人。”
“谢先生!”
闻言,宋濂和一群翰林也是不禁一阵感激。
李锦行并没有耽搁。
拿着考生的试卷和记录考生姓名籍贯的册子,离开了翰林院。
进入东华门后直奔武英殿而去。
……
片刻后。
武英殿内。
“皇上,李锦行在殿外求见。”
朱元璋听见二虎的话,也是不禁有些疑惑。
“宣。”
“是。”
二虎闻言,转身走出武英殿。
“臣李锦行,参见皇上。”
“免礼。”
“谢皇上。”
李锦站起身来,缓缓开口。
“皇上,科举一案臣已查清,此次恩科,取士公平,无舞弊现象。”
朱元璋听见李锦行的话,神色不变。
“那为士子风华(尘泥)最新章节手机访问:https://m.xtxtaikan.com/wapbook96225/44181991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