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。
城门口。
“凌兄,恨你我相识甚晚,不能与凌兄彻夜长谈,此去山高水远,凌兄一路珍重。”
“待他日,章某定然前往庆阳凌兄府上叨扰。”
章禀看着轻装简行的凌荀,那一副相见恨晚的表情让人也不禁动容。
凌荀看着章禀,心里对于他的看法改变了许多。
原本他以为,章禀被称为京城四子,是因为其父兵部尚书章寻的原因。新笔趣阁
如今看来,倒是真的有真才实学,而且举止儒雅,气度不凡,不失为一个真君子。
凌荀朝着章禀,笑了笑,道,
“哈哈哈,章兄,那你恐怕要失望了。”
“我已经决定了,此次离京,前往四方游学,钻研理学,如若侥幸习得些许圣人之道,那便此生无憾了。”
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,凌某志不在朝堂,今后怕是再也见不到章兄了。”
“章兄,朝堂尔虞我诈,我祝章寻平步青云,咱们就此别过,后会有期。”
“凌兄,一路走好。”
凌荀不再停留,径直翻身上马。
“驾!”
“驾!”
踏!
踏!
一阵马蹄声渐行渐远,凌荀不一会儿便消失在官道上。
“凌兄,你我一见如故,恐怕不久之后我就要去寻你了。”
“你志不在朝堂,我是身不由己啊。”
“著书立传,一代大儒,又何尝不是我之所愿。”
“唉。”
章禀看着凌荀离去的方向,在原地久久伫立。
东边红日高挂,染红了云彩。
章禀这才登上马车,缓缓向着城内走去。
多年以后,大明不仅多了一个才华横溢,风流不羁的贤王府世子,更是有着两位大儒,庆阳二圣。
………
侯府。
自从昨日得到虎符,受封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之后,李锦行便时常坐在书房内,看书练字,也不见客,也不去点卯。
内阁和吏部的事,都交由其余人处理,由吴涛负责主持大局。
“父亲,到练琴的时间了。”
就在李锦行练字入迷时,已经有一米高的李瑾年身穿锦衣,走进了书房。
“嗯,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,走吧。”
李锦行闻言,放下手中的笔。
揉了揉有些酸疼的手腕,走到李瑾年身旁,脸上笑容宠溺,牵着他的手,来到了桃林。
“老爷。”
“你们都下去吧,凝香和凝霜留下就行了。”
“是,老爷。”
李锦行和李谨年来到湖中的石亭里,盘腿入座。
修长的手指轻抚琴弦。
“年儿,今日为父教你一首新曲子,乃是为父自己所作。”
李锦行捏了捏李谨年的脸,长年严肃,一丝不苟的面庞上露出了宠溺的笑容。
疼儿子要趁早,晚了,说不定就不疼了。
“好啊,好啊。”
“父亲,那我要是学士子风华(尘泥)最新章节手机访问:https://m.xtxtaikan.com/wapbook96225/44182153/